《复合材料学报》期刊
《复合材料学报》(月刊)为我国材料领域学术性核心科技期刊。主要刊载复合材料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具有创新性、高水平和具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的科研论文。刊载范围: 先进功能(光热电等)、仿生、新能源、轻质、光催化、生物、(纳米)纤维、颗粒等改性或增强聚合物基、金属基、陶瓷基等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办刊宗旨:快速反应、传播我国复合材料研究领域的最新科研学术成果,以促进国内外复合材料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及先进复合材料的推广应用。
《复合材料学报》被《EI》、Elsevier的《Scopus》、《EBSCO》(全文收录)、《CA》等国际著名检索数据库收录,入选“领跑者5000—中国科技期刊顶尖论文”,同时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数据库,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收录。
《复合材料学报》期刊论文的规范化撰写要求
1. 文章格式请务必按照本刊网站下载中心的“论文模板”要求排版(Word文档)。双栏排版,单倍行距,正文5号字,摘要、图表题、参考文献小5号字。
2. 本刊采用盲审制,投稿时请隐去作者和单位(录用后再加作者和单位,文章的作者和单位一旦确定,不得随意增减或调整)。
3. 全文必要处补全复合材料具体名称!全文中给出准确的复合材料名称(摘要、文内、标题、图题等)。复合材料表示方法:改性体/基体;共混基体(或增强体)、多层材料:A-B;核-壳结构: A@B。“纳米”应放在纳米相前,因为最后制成的复合材料并不是纳米尺度的。常用材料名称能用分子式的最好直接用化学分子式表示,如:二氧化硅,用SiO2。
4. 缩写词第一次出现时(摘要、文中、图题和结论中分别)应注明全称,之后用缩写;常用设备名词可直接用通用缩写词,英文同。
5. 中英文摘要需完善;常识性的背景信息省略;中英文摘要应一致(包括数据),应包含具体重要结果数据。注意英文摘要的时态和表达方式;注意加冠词“the”;请按照研究目的、方法—过去被动态;结果、结论—现在时态改写。
6. 关键词一般选取5~8个;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为提高文章被检索率,请尽量从EI Controlled term中选择关键词,网址:http://www.engineeringvillage.com)。
7. 注意逻辑性和简洁明了性,应符合学术论文的撰写规范:
(1) 常识性内容可省略;全部实验描述统一放到“实验部分”中,“结果部分”直接说结果及分析讨论。
(2) 实验仪器及设备融入到实验描述中,并需要注明型号及生产厂家。
(3) 国标加参文号,并列入参考文献中(如:GB/T 1040-2006[?])。
(4) 公式以文内容顺序排在相应文下,而非见式(3)等。
(5) 采用规范化科技词汇:机械性能应为力学性能;机理应为机制;粘度应为黏度等。
(6) O—H,用化学长键。
(7) 按照一页内先左后右顺序排版!
8. 增强相(改性相)的含量单位请按照国际标准注释:质量分数Mass fraction(总量为100)?还是质量比Mass ratio(其他量为100)?请确认并注明!或:体积分数—?vol%(或体积比)等。
9. 文中变量符号首次出现应定义;变量符号—斜体,上下脚标如为缩写词—正体(变量—斜体);变量单位用国际许用单位(如:“…目”用“… mm(微米)”表示)。
10. 请把材料编号及含量列一表格,使其清晰明了!避免读者往返于图与文字之间。
11. 分题目名称不应是仪器的名称(如:……SEM,……FTIR等),而应是表征的内容(如:……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或微观结构…等)。
12. 插图需规范化处理:用Origin绘图,保证文中插入的曲线图双击可打开编辑。
(1) 刻度线朝内,封闭式,无用刻度线(上侧、右侧)删除;
(2) 变量in English,图上字in English,坐标变量名称及单位补全(in English);坐标变量不能用测试方法:如TG、DTG等是测试方法非变量名称;
(3) 图题补全(具体复合材料名称、含量、条件等),使图具有自明性;图题中英文对照;
(4) 只有小差异的图合并图题,分图题(a)……等用英文注于:曲线图—图内左(右)上角;照片—图下,图上删除;
(5) 同一个图题下的所有图放在同页同栏;
(6) 如无彩图需求,以不同线型或空实结合的符号区别各条曲线(尽量少用三角符号,不好区分);并提供高精度清晰图文件,照片请提供观测仪器摄制的原格式原尺寸图文件或原照片。
13. 注意表格规范化:三线表(可加横辅线);补全表题(材料名称、含量、条件等),使表具有自明性;补英文表题(中英文对照);表内字in English;单位放在变量后;在表下用英文注明变量含义。
14. 请进一步核对文-图/文-表的一致性;图表不能重复。
15. 结论应有自明性,材料名称缩写词结论中第一次出现时给出全称;以(1)、(2)……形式单独列出重要结果结论(包括具体重要结果数据)。
16. 参考文献格式规范化。请参照网上(http://fhclxb.buaa.edu.cn)“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或近期学报参考文献修改。
(1) 参考文献数量应不少于15条。
(2) 请检查正文中参考文献是否严格按照顺序编码引用,正文中所引参文序号、作者姓名与参考文献注录是否一致。
(3) 至少写全参考文献中前3位作者姓名,应按照姓前名后的顺序书写,缩写点(.)省略。姓全大写,名可缩写。
(4) 中文文献,请下附英文各项。所有参考文献列表中,中文文献的英译文末尾加“(in Chinese).”。
可点去官网下载。
艾思学术专注学术服务,学术会议,乐虎平台网站首页登录入口 投稿,论文翻译润色,艾思学院学术直播与更多学术领域大咖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