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首篇《Nature》!南京大学团队在二维半导体领域取得新突破
2023年1月11日,南京大学王欣然教授、施毅教授带领国际合作团队在全球顶级科研期刊《Nature》上以“Approaching the quantum limit in two-dimensional semiconductor contacts”为题发表研究成果,这是南京大学新年首篇《Nature》。
二维材料的层间电子耦合通过堆垛工程实现了可调和紧急特性。然而,它也导致了二维半导体中电子结构的显著演化和激子效应的衰减,例如,当单分子层堆叠成范德华结构时,过渡金属二卤素中的激子光致发光和光学非线性的快速退化。
2023年1月6日Science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史冬波特别副研究员在关于顶尖科学家招募和培养方面的最新成果“Has China’s Young Thousand Talents program been successful in recruiting and nurturing top-caliber scientists?”。
近日,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分别在Nature发表研究论文。
12月22日,南开大学化学学院袁明鉴研究员、陈军院士带领的科研团队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Edward Sargent教授课题组合作,围绕高性能半导体量子点固体合成中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
12月22日,广西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技术团队,关于船帆座脉冲星风云X射线偏振观测成果《船帆座脉冲星风云X射偏振趋近同步辐射理论极限》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杂志发表。
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发表9篇Cell,Nature及Science
新皮层由大量不同的神经元组成,它们在单细胞分辨率下形成不同的层和复杂的回路,以支持复杂的大脑功能。不同的细胞表面分子被认为是定义神经元身份的关键,它们在结构和功能组织中介导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
2022年12月1日,河南大学王学路团队在Science 杂志在线发表题为“Phosphoenolpyruvate reallocation links nitrogen fixation rates to root nodule energy state”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破解了海水直接电解制氢半世纪难题,可望形成中国原创的“海洋绿氢”全球新兴战略产业。
Nature子刊 | 中国科学院许代超/华中科技大学顾劲扬发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潜在治疗靶点
2022年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许代超和华中科技大学顾劲扬共同通讯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表题为“SENP1 prevents steatohepatitis by suppressing RIPK1-driven apoptosis and inflammation”的研究论文
Nature子刊│北京化工大学徐福建/赵娜娜开发新的纳米颗粒,用于协同抗感染治疗
2022年11月22日,北京化工大学徐福建及赵娜娜共同通讯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Biomimetic electrodynamic nanoparticles comprising ginger-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or synergistic anti-infective therapy”的研究论文
Nature子刊 | 沈阳药科大学孙进/孙丙军发现前药纳米组件中的杂化硫键在肿瘤微环境中提供了双重氧化还原反应
2022年11月24日,沈阳药科大学孙进及孙丙军共同通讯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表题为“Hybrid chalcogen bonds in prodrug nanoassemblies provides dual redox-responsivity in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的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