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他博士毕业论文写了1255页,28岁评教授,38岁当院士!

2023-02-07
3566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


28岁评教授,38岁当院士的Baran教授分享:往往你的与测试成绩或学术态度没有关系,而是需要你激情奉献,激情和积极的才能,也需要内心的乐观主义,谦逊的智慧和创造的欲望......


Phil.S.Baran,美国Scripps研究所(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化学系的台柱子人物,有机合成界公认的明星,天然产物全合成领域享有盛誉的年轻学者。他的博士论文写了1255页,博士生涯被他称为“像海豹突击队”一样的训练,博士后跟随诺贝尔奖得主 E. J. Corey,并被 E. J. Corey给予高度评价:他领先同行20年


博士毕业论文

他写了1255页


Baran于1977年8月10日出生在新泽西州,并在佛罗里达州长大。他记得自己在高中时是并不是一个“好”学生,喜欢玩角色扮演游戏、编写计算机程序、玩乐高玩具。他说,常见的主题是“创造之前并不存在的东西”。


由于受到化学老师的鼓励,他开始进行课后实验,并很快将他的创造力发挥到合成分子。1995年,他开始在纽约大学攻读化学学士学位,并热情地接受了Schuster的邀请在他的实验室工作,目标是将C60与卟啉链接起来,以制备人工光合作用系统。


1997年,Baran在纽约大学(NYU)获得学士学位。2001年在Scripps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其导师是有机化学领域的宗师级人物K. C. Nicolaou教授。


Nicolaou教授是当今世界天然产物全合成的领军人物。在攻读博士期间,年轻的Baran便展示出了其无与伦比的化学才能。五年的博士生涯,Baran发表了34篇文章,他的博士论文写了1255页。博士生涯也被他称为“像海豹突击队”一样的训练。


从2001年到2003年,博士后跟随诺贝尔奖得主 E. J. Corey,并被 E. J. Corey给予高度评价:他领先同行20年。


2003年开始,Phil S. Baran始终在Scripps研究所工作,从普通的助教,到28岁取得终身教授职称,38岁美国艺术与科学学会院士,40岁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从带领团队攻克多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天然产物如Palau'amine和Vinigrol等的全合成工作,再到目前的麦克阿瑟天才奖、Mukaiyama奖得主,Phil S. Baran一步一步的实现了他的学术梦想。


高分文章虽然很多

但科研更令人兴奋


在Phil S. Baran教授实验室主页的官网中,可以看到他历年所发表的文章,绝大部分都是发表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Nature、Science这样的高水平杂志上。



Baran教授曾经在采访中表示:“文章并不让我兴奋。我认为你必须发表一些论文,因为学生需要工作,化学领域的人需要知道我们正在用纳税人的钱做什么。”


对于所从事的领域,Baran教授曾经也多次展示出他的热爱:“那大概是在大学初期, 1995年,在纽约大学。在我开始在实验室里做化学实验的那一刻,我意识到这是我生命中唯一需要的东西。”


Baran教授谈到实验室的学生,他表示,“我选择学生,通常基于他们的兴奋程度,以及他们有多了解自己想要做什么。通常情况下,最好的学生在他们读研究生的时候,对他们想做什么以及他们想去哪里有清晰的认识。我也会看那些明白自己在研究生院的生活会像僧侣一样的学生。而本科研究经历是未来成功的重要指标。考试成绩和科研之间确实没有很好的相关性。一个人在作为研究生之前,就需要掌握很多文献”。


据Phil S. Baran课题组的博士生回忆,Baran教授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十分良好的科研环境。这种良好的科研氛围融入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实验室每年发上十篇顶级杂志文章。合成了多个高难度分子,他们课题组有个习惯,每次成功合成,都会做一个蛋糕庆祝:


另外,Baran教授对课题组成员也十分的关爱,这种团队内部的关爱无疑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无形之中提高了团队的工作效率,这也许是Baran课题组聚创佳绩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人曾在网上公开一封信

恳求他休息十年


他发文称,因为我们实在是赶不上你的步伐,我们需要休息休息。这虽然是一则玩笑的文章,却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Phil的成就对人类的影响深远。


image.png



对与这个调侃,Phil还做了有趣对回复:


image.png


如今,他仍旧孜孜不倦地深耕于热爱的学术领域。2022年6月,Phil S. Baran课题组与凯莱英合作在Science发表论文“Modular Terpene Synthesis Enabled by Mild Electrochemical Couplings, DOI: 10.1126/science.abn1395”,成功实现了电化学萜烯类的化合物的合成。


48281778f2373233f29144b3d50f2e2.png



重视学生的成就

激励大家超过自己


对于Baran教授的成就,2016年,国内一高校教授刘杰在科学网博客发文表示:


Baran最让人佩服的还不只是他自己的光芒,最重要的是他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合成人才,称他们叫“小Baran”或许更加形象吧!


这里就提两个人:合成vinigrol的Tom Maimone以及合成Cortistatin 的Ryan A. Shenvi。两个人现在都还是副教授,Maimone在UC-Berkeley,Shenvi 在Scripps。


M在Baran那里拿到博士学位之后,又去Steve Buchwald那里做了4篇一区方法学文章。Shenvi走的是Baran的路,继续到Corey老爷子那里做博后。在Shenvi的博士论文里提到“我把baran的照片放在桌上,时刻提醒自己要超过他!”不难看出,他也正是这么做的。独立开展工作之后,漂亮的D-A串联反应合成抗疟药物,SN2翻转等等。


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学生脱颖而出,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他们组很重视组会seminar。从他们的主页上就可以看出,还专门为seminar开辟了一个栏目。中国老板都会把组里的东西藏着掖着,即使是公布到网上的,大多还都是删减版的。可是baran组里的PPT,那叫一个内容充实,而且做的很多分子事先都会在Seminar里面找到相应的文献调研。这也可以看出Baran的胸怀有多大了吧!


学生不糊弄,老板创造一个好的氛围,组里的知识积累的越来越多,之后狂发文章也是正常的了!


总结来说,Phil S. Baran的成功之道:兴趣+勤奋+根红苗正+学生优秀


希望通过他的故事,我们也能追寻到自己热爱科研的初心~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iNews、材料科学前沿、未来科学论坛、化学加、化学科讯、研之成理,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已收藏 0
点赞 4

学术会议

【IEEE出版|设优秀评选】第五届人工智能与工业技术应用国际学术会议(AIITA 2025)
第五届人工智能与工业技术应用国际学术会议(AIITA 2025)将于2025年3月21-23日在中国西安举行。会议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工业互联网、西安邮电大学共同主办,
2025-03-28
【ACM出版】第六届计算机信息和大数据应用国际学术会议(CIBDA 2025)
第六届计算机信息和大数据应用国际学术会议(CIBDA 2025)将于2025年3月14-16日在中国武汉召开,邀请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所、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工程师参与其中,共同围绕
2025-03-14
【终轮征稿!往届已检索!EI稳定】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DEAI 2025)
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DEAI 2025)将于3月14日-16日在东莞召开。本次会议主要围绕相关主题展开广泛深入的研讨,旨在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企业发展提供交流的平台
2025-03-28
【IEEE出版 | 往届均已EI检索!院士支持】第七届信息科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SEAE 2025)
第七届信息科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SEAE 2025)定于2025年4月18-20日在中国哈尔召开。ISEAE 2025主要围绕“信息技术”、“电子工程与自动化”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
2025-04-18
【院士杰青云集/连续数届EI稳检索】第十二届先进制造技术与材料工程国际学术会议(AMTME 2025)
第十二届先进制造技术与材料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AMTME 2025)主要围绕先进制造技术与材料工程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会议旨在为从事先进制造、机械工程与材料工程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合作交流平台。
2025-03-21
【西北工业大学主办,IEEE出版】第四届计算机应用与信息技术国际研讨会(ISCAIT 2025)
第四届计算机应用与信息系统国际研讨会(ISCAIT 2025)由西北工业大学主办将于2025年3月21-23日在西安召开,会议主要围绕“计算机应用与信息系统”的最新研究展开,热烈欢迎您前来投稿/参会!
2025-03-21
相关资讯

中国第一位唢呐博士,惊艳出圈!

近日,一位“90后”女博士惊艳出圈,她的“tittle”也令众多网友表示惊讶。

42316

25

2023-05-16

27岁应届生,毕业即任985博导!

27岁应届生担任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

4461

4

2024-12-09

北大韦东奕上课照片走红,板书潇洒,新发型吸睛,网友:这要打脸多少“只会翻PPT”的老师?

北大韦东奕上课堂:更改了授课方式,展现出了更高水平的互动与参与感

4136

3

2024-11-12

首届!颜宁致辞!

颜宁致辞——深圳医学科学院(SMART)首届SMART PhD Program博士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

5679

3

2024-09-09

郑强,去这所大学了!

郑强教授到贵州医科大学作《新时期区域性地方高校实现创新跨越发展的方略与举措》专题讲座

25555

4

2024-09-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