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国家脊梁!“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背后的故事......
“共和国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授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国家中作出巨大贡献、建立卓越功勋的杰出人士。新中国成立至今,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钟南山等9位杰出人士获此殊荣。
复旦“90后”副教授获经济学重量级奖项,曾坦言学术是精彩但未知的旅行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奖”最年轻的获奖者
他的人生,是一张书桌,一把计算尺,一块黑板,隐姓埋名28载,从零开始探索氢弹理论研究,与时间赛跑,守护国防安全的一生。
65岁保洁阿姨成为大学老师,网友评价:人生赢家
今年21岁的刘上是湖南常德人,就读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他在抖音和西瓜视频账号@ LShang001 详细记录了火箭制造过程。11分钟的作品收获了60万观看,引发网友一片赞叹
诺奖风向标!2022年斯隆研究奖公布,北清南科连续四年皆有校友上榜
当地时间2月15日,有“诺奖风向标”之称的斯隆研究奖公布了最新获奖名单。今年该奖授予的学科领域包括化学、计算与进化分子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数学、神经科学、地球科学、物理学,共有118名学者获此殊荣。
“学霸”谷爱凌夺金!母亲毕业于北大、父亲毕业于哈佛,秋天即将入读斯坦福大学
2月8日,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备受瞩目的中国选手谷爱凌突破了极限,获得金牌!
优秀!苏大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领域内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
把朦胧的兴趣转化为科研事业,让高涨的热情战胜困难,用理性的规划充实自己、报效国家……
对于蒋华良来说,作为一名科学家,为中国药物科研发展奉献一切,才是毕生所求。
近日,Nature报道了中国五位科学家的事迹,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看看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如何使自己出彩。
化学领域的高水平专家任咏华:38岁当选院士,发论文460余篇,总引超23000次!
这样一位内心有家国情怀,且有知识分子所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感的女科学家点赞!
基础科研者最传统的职业发展路线就是硕士,博士,博士后,教授。能走到最后坚持下来的真的不多,而最后能拿到教职甚至终身教授的,都需要实力和心理上的考验。著名科学家施一公教授分享过他拿到美国顶级大学普林斯顿大学offer的经历,也许会对大家有所启示和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