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全国最低调的老牌985高校,打下了中国基建的半壁江山

2022-07-26
5527

艾思.gif


有这样一所大学:


它凭借一己之力,屡次打破技术垄断,撑起了我国基建的半壁江山; 

从嫦娥三号,到东方明珠;从港珠澳大桥到北京奥运乒乓球馆,到处都有它的身影。

它就是,同济大学。

01.“济”高一筹


同济大学,善于基建。因此很多人开玩笑说它又“土”又“木”。

他们不知道的是,同济大学不止又“土”又“木”,还很“水”

还记得港珠澳大桥么?

01.jpg
来源|《港珠澳大桥纪录片》截图
 
这座号称桥梁界“珠穆朗玛峰”的大桥,全长约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建桥时,为了避开伶仃洋中最繁忙的主航道,同时不影响旁边香港国际机场的航班运行,所以当时决定采用了桥岛隧相结合的方式。
 
这个想法说出来很好,但落地实行却很难。
 
在深不见底的海里,如果确保巨大的沉管各节之间能够严丝合缝地接上,不会出现漏水、歪斜的情况?

团队当时首先想到的,是聘请外援。可荷兰隧道沉管公司却开出1.5亿欧元的天价,还表示现在不买,下次价格会更高。
 
这时,同济大学终身荣誉教授孙钧院士重新出山,下到工地,带领团队进行钻研。

02.jpg
来源:同济大学

在技术团队的不断钻研下,建成后的大桥能够抵抗八级地震、16级台风沉管混凝土在120年之内不会出现裂缝或漏水现象,整体使用寿命超长!
  
在默默解决了诸多技术难题后,同济又一次功成身退,深藏功与名。

02.嫦娥三号


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号探测器的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成功在月面预定区域优雅落月,成为我国第三个成功实施月面软着陆,并后续完成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的探测器。

很多人观察到,在“嫦娥”进入落月阶段,有一个微微的悬停,之后果断地降落在月球表面。

这个环节,十分关键。

“‘悬停’的内涵是避障。”要让“嫦娥”在空中“看清月面”。

其难点在于,悬停时间非常短,要让“嫦娥”在“比一眨眼功夫还短”的时间里,看清楚月面,探测出障碍物,避开起伏超过20厘米的凹坑和凸起的石头。

成功着陆背后,离不开同济大学航天测绘遥感与深空探测研究团队。

虽然国际上有很多方案,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方案都不算成熟,而且西方国家的硬件和技术对我国禁运和封锁。

经过多年探索,同济大学的航天重大工程遥感空间信息可信度理论与关键技术获得突破,解决了航天探测场景静态要素的误差可信度量、航天器实时动态遥感信息的质量可信控制、海量遥感空间数据产品的质量可信评估等一系列共性难题。

而这些研究成果为嫦娥“落”月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方法支撑,特别是嫦娥激光三维系统实现在极短成像时间条件下的量测级探测精度。

因此,才有了悬停、激光成像测量、选定着陆点、精确避障等一气呵成的连贯动作。

自主降落风险性极大全球航天深空实现探测器软着陆的成功率不到50%。

但我国却屡创奇迹。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平稳落月,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2019年,世界上一共有过3次航天器落月着陆之举,只有中国成功了,并且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到月球背面着陆

03.百年高校


今年,是同济大学建校115周年,而测绘学科也已成立近百年。

回望过去,九十年之前的12月,同济大学工学院高等测量系正式成立,成为当时国立大学中唯一的测量系。先后有叶雪安、夏坚白、王之卓、陈永龄、方俊、曾广梁等知名学者任教。

03.jpg
来源:同济大学官微

1949年至1956年,同济大学测量系经历了两次调整,于1956年整体搬迁至武汉测量制图学院。

两年后,同济大学恢复了工程测量专业并招生。1981年5月,正式恢复测量系。

此后,获得了很多的好成绩。

04.jpg
来源:同济大学官微

2004年,成立了现代工程测量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现更名为自然资源部现代工程测量重点实验室)。

2012年5月20日,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正式成立;5年后,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国家一流学科,成立了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分中心。之后,又成立了上海市航天测绘遥感与空间探测重点实验室。

近年来,同济大学更在航天重大工程遥感空间信息可信度理论与关键技术获得突破,参与了北斗导航、重力卫星等重大任务,以及港珠澳大桥,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上海世博会场馆建设,上海长江桥隧,东海、苏通、杭州湾大桥,上海地铁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

负责“嫦娥”项目的童小华教授说,“测绘是‘顶天立地’的事业。”

在未来,我国测绘还会创作出更多的奇迹,获得更大的成绩。但与此同时,也会面对更多的问题和更多的挑战。

想要打破更多的限制,就需要与更多的人沟通,接触,拓宽原有的思路和视野。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AEIC学术交流中心整理自同济大学,国馆,中国测绘学会 ,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科蓝.jpg

已收藏 1
点赞 2

学术会议

【IEEE出版|院士报告,设优秀评选】第五届人工智能与工业技术应用国际学术会议(AIITA 2025)
第五届人工智能与工业技术应用国际学术会议(AIITA 2025)将于2025年3月21-23日在中国西安举行。会议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工业互联网、西安邮电大学共同主办,
2025-03-28
【ACM出版】第六届计算机信息和大数据应用国际学术会议(CIBDA 2025)
第六届计算机信息和大数据应用国际学术会议(CIBDA 2025)将于2025年3月14-16日在中国武汉召开,邀请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所、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工程师参与其中,共同围绕
2025-03-14
【终轮征稿!往届已检索!EI稳定】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DEAI 2025)
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DEAI 2025)将于3月14日-16日在东莞召开。本次会议主要围绕相关主题展开广泛深入的研讨,旨在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企业发展提供交流的平台
2025-03-28
【IEEE出版 | 往届均已EI检索!院士支持】第七届信息科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SEAE 2025)
第七届信息科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SEAE 2025)定于2025年4月18-20日在中国哈尔召开。ISEAE 2025主要围绕“信息技术”、“电子工程与自动化”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
2025-04-18
【院士杰青云集/连续数届EI稳检索】第十二届先进制造技术与材料工程国际学术会议(AMTME 2025)
第十二届先进制造技术与材料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AMTME 2025)主要围绕先进制造技术与材料工程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会议旨在为从事先进制造、机械工程与材料工程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合作交流平台。
2025-03-21
【西北工业大学主办,IEEE出版】第四届计算机应用与信息技术国际研讨会(ISCAIT 2025)
第四届计算机应用与信息系统国际研讨会(ISCAIT 2025)由西北工业大学主办将于2025年3月21-23日在西安召开,会议主要围绕“计算机应用与信息系统”的最新研究展开,热烈欢迎您前来投稿/参会!
2025-03-21
相关资讯

国内TOP985!被戏称“南七技校”,还曾被三个省份拒绝!如今比肩清北

恭喜中科大!入选2022年国际物理学领域的十大突破

50974

3

2022-12-30

没有985的“高考大省”,4所211落户!

未来两年,将有一批211大学,在河北雄安新区拔地而起。

45929

20

2023-09-28

最适合捡漏的三所985大学!录取分数亲民,性价比超高!

最适合捡漏的三所985大学!录取分数亲民,性价比超高!

4037

4

2025-02-24

4165

5

2025-02-1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