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82岁院士自曝每天熬夜到2点,称科研不可能靠上班8小时搞出来...

2024-08-06
5083

乐虎平台网站首页登录官网
官网-版头.gif


刘嘉麒院士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也是我国火山学研究领域唯一一位院士。82岁的中科院院士刘嘉麒,是火山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学家,研究火山达60多年。


他从年轻时开始就习惯熬夜学习及工作,37岁时又二度考研,作为“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批研究生,一共做了27年学生。刘嘉麒读完硕士又读博士,在北京的地震棚待了8年多。

他直言:科学不可能靠上班8小时搞出来。


微信图片_20240806183050.gif

刘嘉麒院士


尽管他现在已经82岁了,但他每天都工作到凌晨2点,习惯于熬夜学习,在线为青少年做科普,被网友亲切地称为“火山爷爷”。刘爷爷说,不要总说年轻人不能吃苦,他们这一代“吃苦”就是为了下一代不吃苦。


*科研+科普+教学

*他是一位“斜杠爷爷”


他所学的专业是地质年代学,对地质体进行年代测量时,野外最好的样品就是火山岩。做博士毕业论文时,导师为他选择的题目比较平淡,“虽然有把握,但觉得没劲”,于是他选择了更有挑战的方向——用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方法,对长白山乃至整个东北地区新生代火山活动进行研究。

这个题目上一辈的老师都没有做成,但我就是想做别人做不成的。”当时,他冒着危险跑到长白山去采样品测量,得到了很好的数据。“我当了27年8个月的学生,科研基础还是很牢固的。”


这段经历,也开启了他和火山的不解之缘。从事地质研究与科考60多年,刘嘉麒的足迹遍布七大洲五大洋。他十进长白山,七上青藏高原,三入北极,两征南极,造访和考察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率先查明了我国火山的时空分布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让中国新生代火山活动规律的研究处于国际前沿水平。


640 (1).jpg

刘嘉麒在南极长城站附近的雪地里行走。图源:新京报


从事科研工作期间,他系统地调查研究了中国火山,查明中国不仅有火山,还有活火山,且分布广泛;中国火山不仅类型多样,且成因复杂,是全球大陆火山的一个重要分布区。他在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地球动力学、古气候学、资源与灾害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理论与应用研究成果。


科研之外,他重视科学教育与科学普及,给全国各地中小学生做科普讲座。

事实上,在“火山爷爷”的字典里,从来无惧年龄。他37岁考研、40岁学英语、80多岁还时不时跑野外,如今又成了百万粉丝的博主。他还是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深讲席教授。尽管已经82岁,他依然活跃在科研、科普、教学的第一线。

他说过:你们年轻人干的这些活儿,我差不多都能干,无非就是笨一点、慢一点。活到老,学到老。


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食堂,学生们看到他会投去崇敬的目光,毕恭毕敬地问一声“刘院士好”。在抖音,他的粉丝数已经超过143万,他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爷爷”和“大佬”,他带来的“如何喝五大连池的矿泉水”“把冰山扔进火山会怎样”等短视频生动趣,总能引起网友的弹幕刷屏互动。他的短视频粉丝大部分是年轻人,有很多受众还会晒出自己拍到的各种石头照片,请刘嘉麒帮忙鉴定。


微信图片_20240806183251.png


*师生关系是人间最好的关系


《中国科学报》曾提问:一个好导师是什么样的?


刘嘉麒:

现在其实不是苦的问题,而是待遇和评价问题。为什么现在有些年轻人不愿意干这事呢?不光地质学不愿意干,其它的学科也不愿意干,就是待遇不太合理,他就不愿意干这事了。

光谈觉悟不行,他得生存下来,没有后顾之忧了,才能好好工作。他生存都解决不了,吃住都解决不了,房子都买不起,孩子上学也解决不了,哪能全心全意工作?

我认为师生关系是人间最好的关系。不管你是研究生还是小学生,师生关系都应该是非常淳朴的关系,是非常亲近的关系,有的时候这种师生关系应该超过父子关系。你可以跟老师在一起工作,有共同事业、共同语言,这不是挺好的关系吗?师生怎么还能发生矛盾呢?但是确实有个别的老师缺乏师德,把师生关系给搞砸了。

师生关系的主导在老师不在于学生。老师做好了,那么他既是老师,又是朋友,又是家长。

微信图片_20240806183301.png
刘嘉麒院士在2024“抖音科学夜”晚会录制现场

我的学生中有 00 后,按年龄都是孙子辈了,你培养他,也要跟他交朋友。为什么又是家长呢?我说你们要愿意的话,把你们男朋友或者女朋友找来,我给你们鉴定鉴定。

所以现在,他尽量帮年轻人“开路”,再扶上马,送一程。

乐虎平台网站首页登录官网
官网-版尾.jpg



已收藏 0
点赞 3

学术会议

【IEEE出版|院士报告,设优秀评选】第五届人工智能与工业技术应用国际学术会议(AIITA 2025)
第五届人工智能与工业技术应用国际学术会议(AIITA 2025)将于2025年3月21-23日在中国西安举行。会议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工业互联网、西安邮电大学共同主办,
2025-03-28
【ACM出版】第六届计算机信息和大数据应用国际学术会议(CIBDA 2025)
第六届计算机信息和大数据应用国际学术会议(CIBDA 2025)将于2025年3月14-16日在中国武汉召开,邀请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所、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工程师参与其中,共同围绕
2025-03-14
【终轮征稿!往届已检索!EI稳定】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DEAI 2025)
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DEAI 2025)将于3月14日-16日在东莞召开。本次会议主要围绕相关主题展开广泛深入的研讨,旨在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企业发展提供交流的平台
2025-03-28
【IEEE出版 | 往届均已EI检索!院士支持】第七届信息科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SEAE 2025)
第七届信息科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SEAE 2025)定于2025年4月18-20日在中国哈尔召开。ISEAE 2025主要围绕“信息技术”、“电子工程与自动化”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
2025-04-18
【院士杰青云集/连续数届EI稳检索】第十二届先进制造技术与材料工程国际学术会议(AMTME 2025)
第十二届先进制造技术与材料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AMTME 2025)主要围绕先进制造技术与材料工程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会议旨在为从事先进制造、机械工程与材料工程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合作交流平台。
2025-03-21
【西北工业大学主办,IEEE出版】第四届计算机应用与信息技术国际研讨会(ISCAIT 2025)
第四届计算机应用与信息系统国际研讨会(ISCAIT 2025)由西北工业大学主办将于2025年3月21-23日在西安召开,会议主要围绕“计算机应用与信息系统”的最新研究展开,热烈欢迎您前来投稿/参会!
2025-03-21
相关资讯

手握1000篇论文、3次当选院士,默罕默德·萨万为何对中国情有独钟?

发表超 1000 篇论文、十二项发明专利学者默罕默德·萨万与中国的故事

39824

6

2024-08-27

从边缘人到诺奖得主,一位非主流女科学家的四十年!

学者:卡塔琳·卡里科(Katalin Karikó)的故事

5301

3

2025-02-19

吃瓜:中科院化学所宋延林组火了

中科院化学所宋延林组火了

5357

2

2025-01-17

4552

4

2024-12-17

手握14篇CNS! 他是施一公最低调的弟子

施一公最低调的弟子——李晓淳

4546

3

2024-12-1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