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报
本频道是地质学报专题页,为大家分享工程地质学报,地质学报投稿等相关内容,帮助大家写好论文,提升毕业论文的通过率。想了解学术会议,期刊投稿相关信息的同学,也可以在本页面点击浏览。
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代表期刊影响大小的一项定量指标。《地质学报》影响因子为2.17,综合影响因子为3.623。
1、论文排版顺序为题目、作者(全部作者排一排)及单位(按作者出现顺序排序)、中文摘要、关键词 2、英文题目英文作者名及单位、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 3、中图分类号,论文编号 4、正文 5、参考文献(需中英文对照,具体说明见文后)
《工程地质学报》是cscd期刊,也就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的期刊 ISSN:1004-9665 《工程地质学报》1993年创刊,是一本双月刊,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内刊号CN:11-3249/P,邮发代号:82-296。
正文以客观事实反映在相关领域研究中所取得的新进展。其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可靠;文笔通顺、精练,结论客观可靠。主要研究材料和观点未被发表或同时他投。研究材料或数据应注明获取的地点、方法、条件及误差范围等。每篇论文最好控制在1.5万字以内(含图、表)。 摘要以第三人称简要报道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实质性研究内容,无需评述性内容(评述性论文需阐明新观点)。给出4~6个关键词。为了加强国际间学术交流,英文摘要要求与中文摘要内容对应;篇幅不少于0.5印刷版,约300~400单词。
《高校地质学报》是cscd期刊,也就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的期刊 ISSN:1006-7493 是全国高等地质院、校(系)联合创办的地球科学类综合性学术刊物,由南京大学主办,其主管部门是国家教育部。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德滋教授任“学报”主编,副主编分别由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和南京大学的8位著名教授兼任,全国20多所大学(含台湾大学和香港大学)的46名地质专家教授组成本刊编委会,此外有6位高校以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受聘为本刊特邀编委。目前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中文科技核心期刊。
《地质学报》是cscd期刊,也就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的期刊 ISSN:0001-5717。 创刊于1922年,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反映地质科学各分支学科及边缘学科中最新、最高水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研究成果。《地质学报》(中文版)和《地质学报》(英文版)分别独立刊载论文,互登详细摘要,少数论文可在两刊同时刊出。
《工程地质学报》杂志创办于1993,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CSCD核心期刊,影响因子1.22,现被万方收录(中)等机构收录,主要征稿方向:学术交流、研究简报、学科动态、新技术新方法、成果报导、简讯...
《高校地质学报》杂志创办于1995,是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CSCD核心期刊,影响因子1.243,现被CA 化学文摘(美)等机构收录,主要征稿方向:岩石、矿床、地球化学、古生物、地层学、地球物理、构造地质学、...
地质学报杂志是什么期刊?属于北大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统计源期,期刊综合影响因子:3.623,《地质学报》创刊于1922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刊登地质学及其相关学科的领域的研究成果,涉及地层学、古生物学、矿物岩石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水文地质、第四纪地质等方面。读者对象为地质科学研究人员及地质院校师生,艾思学术整理如下,内容仅供参考:
《工程地质学报》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依托于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是我国工程地质学科综合性的高级学术期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前主席王思敬研究员任本刊主编。《工程地质学报》被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CD等数据库收录。1993年创刊,现为双月刊。
SCIE,EI,SCI,Scopus
【SCI/EI-JA双检索】2022年储能技术与电力系统国际学术会议(ESPS 2022)
会议时间:2022-02-25
结束时间:2022-02-27
EI,Scopus
第二届传感器与信息技术国际学术会议(ICSI2022)
会议时间:2022-01-21
结束时间:2022-01-23
2021先进材料与机械电子国际学术会议(ICAMM 2021)
会议时间:2021-10-30
结束时间:2021-11-01